2015年国企楷模北京榜样,5位候选人介绍
廖松涛,男,汉族,1971年生。党员,大学学历。京能集团内蒙古岱海发电公司生产技术部一级工程师2007年荣获京能集团岗位技术能手;2008年荣获京能集团节能减排、增收节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先进个人二等奖;2011年荣获京能集团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荣获京能集团优秀论文二等奖;2012年京能集团继电保护技术比武第二名,获京能集团技术能手称号。
在生活中,廖松涛孝老爱亲,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饱经沧桑的家,将三个哥哥去世后留下的五个孩子抚养长大成人;在工作中,廖松涛爱岗敬业,敢为人先,曾在国内和华北电网领域内完成了多项创新举措,是京能集团数一数二的继电保护专家。在患肝癌手术后,廖松涛仍然心系工作,在手术后不到四个月就主动请缨回到了公司,出色地配合公司完成了2号机组增容改造等工作。
用责任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廖松涛老家在江西农村,父亲是一位中学老师,母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家里,廖松涛排行“老五”,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1993年开始,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廖松涛的家庭。13年的时间,廖松涛的大哥、三哥、父亲、小哥都因病相继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五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70多岁的老母亲。在伤痛过后,廖松涛毅然担负起了抚养五个孩子,一个老母的重任。
为了让五个孩子、家里的老母生活得更好一些,廖松涛学会了精打细算,他把自己的收入分成7份,一份用于家庭的日常开支,其它六份全部用于抚养孩子和老人,大哥三哥的孩子尚小,他就多给一些,二哥的两个孩子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他就少给一些,几乎每年如此,从不间断。在廖松涛的帮助下,孩子们渐渐长大并已成家立业,家里的老母也在安享晚年。
用爱岗敬业撑起一份事业
廖松涛在岱电发电公司甚至在整个京能集团,都是继电保护领域数一数二的专家。他能用很多人都学过,却不能应用于实践的自动控制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而用来分析现场励磁控制系统;用MATLAB语言进行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的仿真分析,将这些理论与现实结合得天衣无缝。在岱海发电公司工作期间,他对AVC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公司的AVC合格率由97%提高至99.93%,至今该数据仍名列华北电网系统前茅;他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提出完整的发电机转子过负荷保护方案并成功在岱海发电3、4号机组上实施,廖松涛因此还受邀在整个华北电网进行宣讲;他在华北电网内,首次创造性地独立完成了发电机励磁系统甩额定无功试验,开创了历史先河。
取得这些成绩,和廖松涛的爱岗敬业是分不开的。AVC系统优化期间,他连续两个多月没有休息,同事们都劝他好好休息一下,他却说:“解决难题的过程,就是吸收营养的过程,苦点累点不算啥。”2013年,在公司例行的体检中,廖松涛的身体出现异样,公司几次催促廖松涛到大医院看病,但廖松涛却放心不下手里的机组检修和环保设施改造工作,迟迟不愿去北京检查,最后还是公司领导强行把他推上了车。7月17日,廖松涛因肝癌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在长达六个多小时的手术中,廖松涛的心跳曾经停止过两次。但是,在“鬼门关”上徘徊了无数次的廖松涛还是在手术的第二天化险为夷。住院期间,廖松涛依然心系工作,到了11月,廖松涛再也坐不住了,他几次向公司主动请缨,在回到公司后,廖松涛非常出色地配合公司完成了2号机组增容改造等工作。
这就是廖松涛,一个平凡但又让人动容的男人。面对命运无情地摧残,他一次次在风雨中艰难跋涉,最后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就犹如一颗青松,任凭涛声阵阵,也能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
李道松,男,汉族,1971年生。党员,研究生学历。北京城建(10.940, 0.00, 0.00%)集团国际事业部经理兼党委副书记。2000年获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北京市城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优秀青年指挥;2006年北京市优秀项目经理;201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优秀项目经理。
2010年,李道松就任现职,带领国际部全体员工紧随国家“走出去”战略竞逐国际建筑市场。五年间,城建集团国际部团队由6人发展到130多人,境外营销额从1.1亿元提高到17.36亿元。先后在布隆迪、阿尔及利亚、哥斯达黎加等20多个国家承揽项目,所有参施项目均无质量、安全事故并且全都盈利,万里驰援西非抗击埃博拉疫情更是在境外树立起北京品牌,促进了中外友谊。五年的高速发展,使城建集团时隔10年之后,再次入围ENR250国际大承包商评选,位列第214位;成功入围第一次全球大承包商评选,位列第46位。2015年,李道松领导的城建集团国际事业部以出色的业绩被评为北京市模范集体。
一、国际业务开疆扩土,项目施工稳中有序
2014年9月15日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与马尔代夫机场管理公司签订《易卜拉欣•纳西尔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初步合同协议书》,破冰东南亚市场;2014年9月26日成功中标援哥斯达黎加警察学院项目,标志着城建品牌成功打开拉美市场;借莫桑比克农业园项目东风,一鼓作气成功运作另一两优项目莫桑比克蔬菜市场项目,东南非市场日趋成熟;继尼日尔综合医院项目成功签约之后,再签下尼亚美尼日尔河右岸饮用水处理厂项目商务合同和尼日尔SAY市及周边村庄饮用水处理厂项目MOU,成功扎根西非市场。
此外,2014年国际部首个经援项目——援布隆迪职业技术学校,首个优贷项目——莫桑比克农业园,印尼经商参处等馆舍项目均如期竣工,得到所在国政府高度评价。
援塞拉利昂固定生物实验室项目得到中塞两国政府的认可,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在亲笔批示中写道:感谢全体援建人员的出色工作,感谢城建集团的精心组织。大家代表首都为国家争了光!称赞城建集团是一支讲政治、顾大局、高素质、严管理,关键时刻冲得上、顶得住的队伍。
二、做实做细内部管理,建立结果导向型组织架构
在李道松与他的团队不断努力之下,援阿尔及利亚歌剧院项目通过了境外“结构长城杯”评比验收、商务部中期结构质量验安装工作按计划开展;援尼日尔综合医院项目顺利通过了第一次中期结构验收,工程质量得到了验收专家组认可。国际部作为带领集团二级公司“走出去”的排头兵,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下,在前、中、后三大管理平台的高度下,在高效率团队努力下,国际部所有境外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如期履约,受到各界好评。
三、人性化管理,打造阳光团队
李道松主张打造简单、坦诚、包容,阳光的国际业务团队。国际部团队管理与团队精神相结合,凡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慰问,他积极参与并且言必行,行必果。连续三年的大年三十放弃与老母亲团员的机会,和境外项目员工一起度过,深受全体员工爱戴与尊敬。
郑丽萍,女,汉族,1958年生。党员,高中学历。中建二局四公司退休女工。她热心公益、关爱儿童、支援灾区、冰湖救人,退休十二年来,累计爱心捐款33000余元,帮扶孤残儿童40多人,用善举和爱心书写着夕阳红美丽的人生。
2006年2月她加入参加红十字会帮助失学儿童活动,在9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支持腾讯公益计划,坚持月度捐款。2010年11月又参加了李连杰倡议的救助白血病儿童月度捐助善举活动。2010年10月份,自发到西藏拉萨德吉孤儿院和西藏墨脱县墨脱希望小学进行爱心捐助,为孤儿院捐款2000元。并徒步前往交通不便的墨脱希望小学,给学校的孩子们带去儿童读物,学习用品、衣服、食品等物品。同时,她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累计无偿献血13次,献血量2600ml。2008年汶川地震,她自费当一名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成为搬运救灾物资志愿者中唯一的女性。
2014年12月8日下午4时许, 一辆轿车不幸掉落青龙湖,事发时,郑丽萍和几个冬泳爱好者正在附近锻炼。听到呼救声后,他们迅速跑到现场开始救援。
由于寒冷和恐惧让落水者不停地挣扎,这给救援增加了难度。“小伙子,别怕,我们这么多人肯定把你救上去!” 郑丽萍的话语缓解了落水者的恐惧感,几个人最终合力将落水者带往岸边。上岸的那一刻,围观的市民为这几个见义勇为的大爷、大妈鼓起了掌:“大爷,大妈,你们太厉害了!”“没啥,应该的!”在确认落水者没有生命危险并顺利送往医院后,郑丽萍和其他救援的人就离开了。
第二天,救援公司在打捞落水轿车时发现湖面结了厚厚的冰,整个车辆完全在冰层下,严重影响了打捞工作。这一切被昨天参与救援的人看在眼里,于是,他赶紧打电话给郑丽萍召集几名冬泳爱好者出手相助。
经过商议,大家共同制定了救援方案,郑丽萍与其他人轮流潜入水中,寻找合适的下钩位置。最终,他们将专用软吊带固定在汽车后备箱上。
“不好,吊钩要断!”正当吊车缓缓将轿车拖行至桥墩附近时,吊钩与车辆连接部位开始崩裂。“我再下去一趟!”已经在冰水里待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郑丽萍再次跳入水中,将软吊带固定在轿车右后轴位置,最后,落水轿车成功被打捞上岸。
“阿姨,叔叔,你们受伤了!”当郑丽萍等人从水里出来后,岸边的人发现他们的身上有多处擦伤。“没事,都是小伤,不严重!”郑丽萍和其他人摆摆手,周围的人不自觉地为这群年过半百的大爷大妈们鼓起掌来。在得知郑丽萍等人都是中建二局的退休职工后,救援公司和岸上的人都树起大拇指:“中建的职工真不错!”
郑丽萍两入青龙湖救人捞车的义举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赞扬,充分展现了中建职工的风采与社会责任感。
爱心永无止境,带着饱满的热情和蓬勃的活力,郑丽萍仍然奔跑在慈善事业的道路上。
郭德剑,男,汉族,1989年生。团员,大专学历。现任北京地铁车辆装备公司转向架焊接车间团支部书记,配件焊接班班长,国际手工电弧焊焊接教师,地铁公司焊工导师,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队长,北京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带头人。
郭德剑先后参与了北京地铁多条线路10多种车型构架的试制与生产工作,特别是在时速100公里转向架的构架焊接中,带领班组的青年职工一起攻克了横梁管修复等多个工艺难题。在转向架构架焊接生产任务中,他创新工艺流程,设计出一套通用胎具,提高生产效益,节省成本几十万元。2009年他代表中国参加DVS国际青年焊接比赛并获得第二名;2010年破格取得了焊工高级工证书;2010年荣获北京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2012年至今,在他指导下共有67人取得焊工岗位资格证书,18人取得中级工资格,1人获得高级工资格,为北京地铁车辆国产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勤学不辍,勇当状元
2008年,公司掀起为奥运造车的生产高潮。郭德剑担负起了青年突击队队长的重任。在郭德剑和青年突击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百名队员基本上放弃了休息的时间,连续奋战了6个月,高质量完成了奥运造车220辆的艰巨任务。2008年至2010年的3年时间里,车间青年突击队被评为地铁公司级优秀青年突击队、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2009年,作为技术骨干,郭德剑被推荐参加了DVS大型国际焊接青工比赛。三个试件,高质量的完成,在速度上,郭德剑第一个完成了全部科目的考试。德国裁判看完试件,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连说了两声good。最终,郭德剑获得了该项比赛的第二名。赴德参赛的经历是郭德剑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凭借着技术比赛所取得的成绩,郭德剑从一名默默无闻的青年员工成为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成为领导和同事们关注的焦点,这给了郭德剑不少的压力。面对压力,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把压力变成使自己更好的进步和继续的成长的动力。
同年,郭德剑在不锈钢焊接、碳钢焊接两个不同领域高分通过了考试,获得了EN287国际焊工证书。2011年郭德剑考取国际焊工教师证书,成为地铁公司首批获得焊接教师证书中最年轻的焊工。
坚持创新,攻坚克难
房山线地铁客车是全国首条全国产时速100公里的电动客车,由地铁车辆装备公司负责自主研发和生产制造。郭德剑带领车间几名骨干从每个小件到电机吊挂再到横梁组成和整体构架,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尤其是横梁管与构架连接处,尝试对接焊口,而且是内、外焊接,要达到EN15085、CPB级,还要进行射线探伤、磁粉探伤。射线探伤的CPB级意味着焊接的焊口里面要达到零缺陷。郭德剑拿出了整套焊接办法和流程在车间全面推广,并且自己设计出一套通用的焊接胎具,减少了生产工期,降低工时20%以上,确保了房山线车辆顺利下线,也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二十余万元。
当好榜样,无私奉献
郭德剑主动要求参加焊接教师资格的培训,取得了国际焊工教师资格证书,成为公司最年轻的国际焊工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郭德剑负责每季度培训20名青年焊工的工作。把自己几年积攒的知识与经验都毫无保留的教给青年员工。两年时间里,郭德剑共带出了80多名学员,其中67人获得焊工岗位资格证书,18人取得中级工资格,1人取得高级工资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2013年底,郭德剑和车间青年员工一起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焊接构架1000余个,为地铁每天千万人次客流运输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车辆。
李建学,男,汉族,1988年生。党员,中专学历。现任中铁六局集团铺架分公司架桥机作业队长。先后荣获中国中铁(7.340, 0.03, 0.41%)股份有限公司“劳动模范”、“十大新型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等荣誉称号。
一、书写60万字笔记 变身施工百宝箱
2008年10月,李建学以优异的成绩修完了中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后来到中国中铁六局铺架分公司工作。
李建学边施工边学习,累计用坏63支笔,记了30多本笔记,撰写的心得体会有60多万字,成了地地道道的“设备通”。2009年11月,在架设跨北同蒲特大桥第6跨过孔时运梁车轮胎突然抱死,动弹不得。当时,架桥机正处于前悬臂状态,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危急时刻,他第一个冲上前去,凭经验判断这是由于气温骤降,使处在高位的3#柱油泵液压油滤清器阻塞造成的。查明了原因,他很快解决问题,避免了一场安全事故。
这样一来二去,他成了同事们的施工百宝箱,只要设备有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准是他。
二、破常规屡屡创新 改写铁路铺桥史
在施工中,李建学发现每架设一孔梁都需要6个小时对架桥机1号柱进行倒镐过孔。“能不能缩短倒镐的时间?”当时有人说:“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干的,有什么可改的?”他听后没说话,过了几天就提出用夯车起吊过孔代替原来的方法。大家一试,过孔时间整整缩短了2个小时。
之后,他又盯上了另外一种新方法,那就是用电动葫芦倒镐过孔。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实现1小时倒镐过孔,铺桥速度也由原来的一天2孔变成8孔,2013年达到12孔。这可是铁路铺桥史上的最高纪录!
李建学使用的DJ180架桥机是巨型设备,铺一段路后如遇到路基,通常需要拆解后由运梁车托运进行转场。这一拆一装往往需要2天时间。在广昆铁路架桥施工中,他计算了半个月,经反复研究论证,决定采用架桥机不拆解在路上直接爬行的方式进行转场。这样,他仅用2小时40分就爬过了212米路基。目前,这项短运距转场新工艺在同行业得到推广。
凭着对设备、工况的了解,他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常规,让一道道死板的工序活了起来,使一项项粗笨的操作变得更加精细。他发明的“电机定时反转法”和“间断开启升温法”,成功破解了液压油在低温环境中施工堵塞溢流阀,进而造成液压系统失压、制动失控的难题。他提出的“无轨组装架桥机法”,在古大线、石家庄货迁、北同蒲增建四线等重点工程均取得成功。目前,他这类创新已经有25项。
三、攻坚克难增亮点 掉皮掉肉不掉队
这两年在昆明施工,毒辣辣的太阳烤得他掉了一层又一层皮。铁路也不是笔直的,而他操作的架桥机只对曲线半径为350米的弯道作出了说明,对于505米的半径没给出操作参数。这个问题不解决,施工就无法继续进行。多方求助无果,还是由他精确测算出曲线偏支1#柱的距离,然后设计一个公式让施工人员套着应用。这一做法,一下改变了DJ180架桥机曲线架梁无数据支持的历史,为这种工况下确保架桥机稳定性做出了贡献。
四、言传身教做表率 爱企如家勇奉献
中国中铁六局划拨了专项经费成立了“李建学工作室”。在他的组织带领下,“李建学工作室”共攻克了18项施工生产难题,为企业节省了近32万元的施工经费。他的8名徒弟全部担任重点工程的作业队长,成为了项目部都抢着要的“宝贝疙瘩”。
李建学不但是职工们的良师,更是益友。工作7年以来,他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项目部5名家庭困难的技校生。有6名因经受不了施工现场的艰苦条件准备辞职的技校生,经过他的说服教育和耐心帮助,也打消了辞职的念头。为了表达对李建学的敬佩、感激之情,其中一位技校生还编写了一首诗歌,一时间在集团公司引起了强烈反响。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