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涛讲中国画与中国文化:儒家的和、道家的静对中国画影响很深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29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会朗润艺苑、北京博瑞中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承泽园教室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国画与中国文化》的讲座,邀请了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张守涛主讲。著名作家、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之女魏平、朗润艺苑傅珊珊会长出席并讲话,北京市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骆东雨、北京博瑞中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泳鸿以及北京大学100位多师生和艺术爱好者参与,现场座无虚席。
讲座中,张守涛教授凭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研究经验,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画与中国文化的紧密联系。他首先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探索美的历程,美术作为人类最原始、最本能的表现,贯穿于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中。随后,张教授对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释,详细解读了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儒、道、释思想对中国绘画产生的深远影响。他沿着历史的轨迹,梳理了从原始社会至现当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每个时代绘画所呈现的不同风貌,让听众对中国画的发展历程有了系统而清晰的认识。
在探讨中西文化对绘画的影响时,张守涛教授对比了中西文字的历史演变情况,并从材质、内容和形式、透视、构图、造型技法、型制和规格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在绘画中的具体体现 ,为听众理解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提供了新的视角。讲座最后,张教授还结合自身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为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分享了自己在艺术创作和收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此次讲座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张守涛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讲座最后张守涛老师还与现场听众们进行了热情的互动,就绘画理念、中国绘画比较、学习书画、书画欣赏收藏等各方面的提问作了详尽地答复。听众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对中国画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收获颇丰。
文化学者、北京博瑞中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詹泳鸿表示:“听了讲座,感受到张守涛老师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谦和通达的人格魅力。张老师认为中国文化中,儒家的"和",道家的"静"对中国画影响很深;美术教育应该"有教无类",让孩子们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涂鸦中创造创造再创造,深表赞同!”
据主办方透露,张守涛教授1945年生于北京,号雅宝堂主人,自幼秉承家学,拜著名山水画大师胡佩衡先生学习传统中国画,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他在艺术领域造诣深厚,现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荣誉理事(台湾)、中国国际书画艺术促进会会长、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并在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方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张守涛教授作品题材丰富多样,尤其擅长山水画,在国内外展览中数百次获奖。其作品《漓江山水》《抬头见喜》《漓江秀色》等分别在国际重要展览中荣获大奖 ,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中南海及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均有其作品收藏。此外,他还出版有文集《守涛说画》和《守涛画集》1 - 5集。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