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港十年嬗变:打造绿色港口
汽笛轰鸣、机械隆隆,货堆处车来车往,扬尘漫天,这是传统港口繁忙的景象,同时也造成许多污染。
但在如今的丹东港,完全没有这样的景象。粮食、煤炭、铁矿石等货船在对应的专用码头停泊后,门机或桥吊抓取货物,直接放入专门的隔离传输带,全程由计算机控制,自动送入相应的货场。
货场外围,装有几十米高的特质防风降尘网。即使大风天,海港也不会出现尘土飞扬的景象。
10年前,丹东港开始了全面改扩建。同时,港口还建立数处污水处理池,处理船舶停靠引起的污染海水和生活污水。
经过10年的规划建设,丹东港从6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400万吨的小港口,发展到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东北亚交通枢纽。董事长王文良介绍:丹东港的发展目标,不仅是国际综合贸易商港,还要是绿色、环保、节能型港口。
人工作业港变机械作业港
丹东港设备中心的刘嘉,是2006年丹东港改制后引进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从程序员开始干起,到目前中制室的技术负责人,8年来,刘嘉见证了丹东港的变化。
“不仅仅是规模和设备能力上日新月异,专业性的设备也改善了环境。比如装卸楼,全国也没有太多,丹东港一下上了两台,从环保角度,大大降低了粉尘。”刘嘉介绍,货物从货船卸下后,中央控制室可以通过电脑控制,自动送入装卸楼处理,然后再通过封闭式的皮带传输长廊,运送至货场,码放整齐。整个过程,只需要一两个人。
目前,每一个专用码头,装卸相应的货物,附近也配建专用货场,避免货物混杂造成污染。货场修建时,除了同步覆盖防风降尘网,还配建有喷淋、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以前货场里灰尘漫天的景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粮食、煤炭等货场,还是封闭式的,下雨时也不怕造成货物污染”,南一码头煤矿自动化运行科科长齐军说。
“以前的作业方式主要靠人工,现在,主要靠机械自动化操作”,刘嘉认为,自动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让环保变得可行。
按照节能型港口的规划,丹东港引进的做些机械,很少选用燃料作动力的,连船舶都尽量使用暗电,不适宜用电的设备,尽量使用液化气或太阳能设施。
在港口建设上,有条件的地方,就全自动,无人化。丹东港的集装箱货场,正向无人化方向发展,由计算机全程控制。
开发港口同时保护自然生态
我国一向十分重视港口环保,2004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港口法》中就多处提及环境保护工作。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又用专章阐述建设绿色港口的可行性措施。
丹东港一直重视港口环保,并逐步厘清了“绿色港口”的涵义,就是将“港、人、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环境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发展和作业相关的各项行为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港口经济活动的资源使用率,改善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使港口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因此,丹东港除了重视陆上的节能、环保工作,还建立了水上环保设施,可以随时处理水污染,油污染状况,并开出专门的环保巡逻船,力争及早消除污染隐患。
由于所处地形和海洋气候特殊,丹东港是天然不冻港,一年四季都可以停靠船舶。因此,在港口的选址和建设中,丹东港更加注意地貌和水体的交换,以创造条件,尽量不减少滨海自然物种,力争自然生态和港口共存。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