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如何实现用雪自由
与夏奥会不同,冬奥会对环境要求更苛刻,不仅需要温度达到要求,还需要冰和雪。缺雪的北京,雪从哪儿来?北京冬奥会如何实现“用雪自由”?5日下午,国际雪联高山滑雪委员会主席伯恩哈德·鲁西出席发布会,赞叹道:“(北京和张家口)的雪和赛道滑起来很容易,这主要归功于北京冬奥会优秀的造雪!”
缺雪是常态
实际上,并不是本届冬奥会有“缺雪”问题,“缺雪”是历届冬奥会的难题。1932年的第三届冬奥会是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办,当时恰好碰到了反常的高温天气,在距离开幕式还有10天的时候,当地依然没有雪覆盖,最后只能被迫将高山上的雪运到比赛场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曾经遭遇缺雪尴尬,主办方不得不紧急人工造雪并从山上运雪,一些比赛项目因此受到影响。
而在记者印象中,8年前的索契,也曾遇到过严重缺雪的情况。索契是俄罗斯黑海海滨旅游城市,因阳光充足受到游客青睐。但在2014索契冬奥会期间,索契的气温几乎天天都达到十几摄氏度,当时索契冬奥会就曾提前一个多月进行造雪和存雪。从索契开始,人工造雪在冬奥会中越来越常见,占比越来越高。
北京冬奥会的场地共有三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因为冬季温度不够低,不容易形成“坐冬雪”,即便是出现降雪,降雪也会很快融化,对于举办冰雪赛事而言非常不利。
再加上受全球变暖影响,今年冬季我国整体气温偏高,北京白天气温均高于0℃,并且很少出现降雪天气,自然降雪并不能满足冬奥会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想要成功举办冬奥会,就必须要使用“人工雪”。从2016年开始,中国的科研人员花费了5年多时间,自主研发可以打造合格冰状雪赛道的核心技术。这项技术顺利通过了国际奥委会的审核。不仅如此,中国的科研人员还研发出了高效储雪技术。这些技术可以确保北京冬奥会上的“用雪自由”。
对于人造雪在未来的冬奥会上会否继续使用的问题,鲁西给出肯定的回答,“我觉得人工造雪技术未来会沿用。人造雪不是新的技术,已经发展并存在了5到10年。在此期间,因为专业比赛对于雪质的要求,我们经常是只在人工雪上进行滑雪活动”。他表示,“我想未来,使用人造雪的趋势肯定会继续存在,也可能是人造雪和天然雪混合的方式。”
造雪是趋势
在雪上项目最多的张家口赛区,使用的就是混合雪。张家口赛区古杨树场馆群山地运行经理魏庆华介绍,张家口在去年11月初入冬时,有一场30厘米的降雪。赛区造雪时利用了这场降雪作为基底。“从这点说,我们的赛场有10%左右的天然雪。当然有的区域需要100%的人造雪,比如跳台的着落坡需要保证45厘米厚的雪质。这些需要通过人工造雪才能进行控制,以达到对雪质的要求。”
造雪之后还需要存雪,如今,这方面中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当地会在非雪季进行存储,“让雪场提前开放。”对于张家口赛区造雪水源的源头以及会否对当地生产生活包括农业用水造成影响,魏庆华介绍,造雪水源主要来自地表径流和对雨水的收集。他介绍,此次冬奥会造雪总计划用水39万吨,现在利用了36万吨,“这在整个崇礼区域的用水量中占比不到1%”。
凝水成冰,科技制雪,在冬奥会之后,这些皑皑白雪也将化作水滴,再次回到张家口的土地里。
- 上一篇:谷爱凌位列第五晋级决赛
- 下一篇:华都强势携手北工商开启科研赋能新篇章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