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字国之重器,祝寿抗战老兵
日前,在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和湖南各级统战组织的支持下,张守涛先生与其子张文奕(民建会员、北京雅宝堂书画院院长)共同创作了十八幅“寿”字书法作品,为湖南娄底最后一批抗战老兵祝寿。
张守涛先生讲到,十八位抗战老兵既有各自不同的英雄事迹,也都有此生不渝的赤子之心,而中国古代金鼎众多,其上“寿”字各不相同,且鼎又是国之重器,存世久远,正好贴合抗战老兵的上述特点。
张守涛先生介绍,这些“寿”字分别取自孟姜匜、不其簋、小克鼎、大克鼎、随仲嬭加鼎、西周九年卫鼎、楚公逆钟、兮甲盘、颂鼎、夺簋、费敏父鼎、秦公镈、鄦惠鼎、谌鼎、齐侯钟、子叔黑簠等古代文物,笔致古朴,誉传千载。他在选材过程中,特别注意选择国家各级博物院的馆藏品,例如故宫博物院、山西省博物馆、滕州博物馆,尤其是鼎上记载战争和功臣的,显得正式、郑重,突出功绩。
其中有一幅西周晚期的金鼎文,在抗日战争中毁于日军的炮火。张守涛先生从上海图书馆藏的一个拓片当中找到这个“寿”字时,非常高兴,他觉得能从被侵华日军轰毁的鼎中把“寿”字找出来,献给抗战老兵,也是对他们英勇抗日的一种赞誉,一份安慰。还有一个周代的谌鼎,鼎文是为了表彰功臣的忠诚信义,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当中颇受尊崇的高贵品质,用来给抗战老兵祝寿也很贴切。
抗战老兵是党和国家的功臣。张守涛先生创作的十八幅“寿”字作品,一方面表达了对全体抗战老兵的敬意,让老兵们感受到,社会上还有许多爱心人士关心、关爱着他们;另一方面也能引导社会各界人士了解和学习这些让人泪目的英雄事迹和让人敬仰的英雄人物,纪念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砥砺新时代新征程。
- 上一篇:知行合一 彼岸之桥
- 下一篇:作品鉴赏《秋色有香》
网友评论: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中国艺术名家 美术教
张守涛老师艺术生涯自述 我自幼拜胡佩衡…[详情]
【喜报】沧县2人被授
4月28日,河北省总工会召开2023年河北省…[详情]
大平台 大产区 大未
春光作序,万物向新 华都酒业,蓉城论剑,…[详情]
唱响民族品牌!2023
2023中式糕点博览会3月31日在江西鹰潭市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