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北京戏曲博物馆
北京戏曲博物馆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 1997年9月6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这是北京市建成开放的第一百座博物馆。 湖广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 1807 年),包括大戏楼、乡贤祠、文昌阁、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等一组建筑。这里当年曾是湖南、湖北两省赴京学子们和同乡商贾聚居之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具备优良的京剧文化传统,堪称人文荟萃之地。
概况:
据史料记载,原湖广会馆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道光年间加修大戏台。会馆坐西向东,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门嵌精美砖雕。前馆有戏楼,中间有文昌阁、乡贤祠、子午井等,后馆有宝善堂、楚畹堂、风雨怀人馆及一座小花园。戏楼在会馆的前部,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的看楼可容纳上千人,有联“魏阕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湖广会馆后辟为北京市戏曲博物馆,承担普及戏曲知识,展示戏曲精品的任务。 湖广会馆大戏楼已恢复昔日的风采。舞台天幕为黄色金丝缎绣制的五彩龙凤戏珠、牡丹、蝙蝠、如意吉祥图案。民国以后前辈京剧大师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都曾在此演出,使这里成为当时闻名一时的戏曲演出场所。
戏楼前抱柱悬有一联,长约3.6米,联曰: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 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扁额,黑地金字满堂生辉。二层由包厢式看楼环拱,共设十二个包厢, 看池及包厢中均设置仿古硬木家具,品茗赏戏,从而平添无限情趣。
馆内展示:
在古戏楼内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戏曲精品剧目,体验到老北京戏楼独特的文化氛围。戏楼不仅可作为演出场地, 还可为各种大型会议及联谊、堂会、庆典等活动提供场地服务。馆内其它建筑“文昌阁”、“宝善堂”、 “风雨怀人馆”、“楚畹堂”等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湖广会馆设有梨园特色的餐饮服务,创造具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观赏、购物环境。湖广会馆正以全新的面貌、 五彩缤纷的文化艺术,迎接海内外宾客。戏曲博物馆主体陈列为“北京戏曲史略展”以翔实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以京、昆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发展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为满足广大海内外宾客的需求,戏曲博物馆内特设湖广会馆饭庄,创造了具有戏曲艺术内涵的特色菜肴。使戏曲文化与饮食文化巧妙结合。现北京戏曲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南城一处集戏曲演出、参观、研讨、普及,及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亮点,融知识、娱乐为一体的艺术殿堂.在幽雅恬静、儒香气浓的古戏楼里每晚都有京剧名家精彩的戏曲演出,双休日日场有京、昆名家演出的精典剧目,每周日上午有百年京剧老票房“赓扬集”为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自娱自乐以戏会友的场所。
馆内布局:
会馆总体分为三部分,正中心为会馆的主体,中轴线上最北端是正厅,中间是客厅,最南端建戏楼,三部分皆由游廊连为一体。主要建筑包括:戏楼、文昌阁、乡贤祠、楚畹堂等。湖广会馆戏楼是北京现存四个会馆戏楼之一。戏楼面阔五间、当心间即为舞台,柱间宽度为5.68米、进深七间;二层东、西、北三面为楼座,南面为舞台;后台五间、高二层。戏楼为梁式木结构,双卷重檐悬山顶,合瓦屋面。现在戏楼恢复演出功能,以演出京剧经典剧目为主。会馆内还设有北京市戏曲博物馆。主体陈列“北京戏曲史略展”,以翔实、珍贵的戏曲文献、文物、图片和音像资料,向观众展示了以京、昆艺术为主的北京戏曲发展史。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