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网—北京博瑞中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收藏本站|帮助说明
儒商网,博瑞中驰 > 品牌 > IT品牌 > 正文

英一驻华大使发文挑事端

2021/03/04  字体:[ ] 点击:

号称“亲华”的英驻华大使,却和BBC打起了配合战丨北京观察

  《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这是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2日发表在使馆公号上的署名文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2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作出回应,汪文斌点出,“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

  而吴若兰在文章中提到的一家中国媒体也进行了主动回应。2日晚,《中国日报》方面通过推特表示,他们的话又一次被“错误引用”。他们在视频中的原话是“在这次新疆之行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来证明那些憎恨中国者所说的是正确的”。

  

  而吴若兰文章里写的却是,中国官方媒体发表的报道声称:“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国媒体的批评报道证明了他们不喜欢中国。《中国日报》最近将他们形容为‘憎恨中国者’。”

  吴若兰也将这提炼成文章的标题——《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

  舆论还在进一步发酵。

  坦白说,文章里加粗的“媒体监督”、“发言权”、“批判性报道”、“媒体自由”等字眼,看似是对“新闻理想”追求,实则不然。这些看似“美好”的字眼,本质是一层彩色糖衣,里面包裹着的是一位老道英国外交官员的“精心算计”。

  

 

吴若兰发文的三个背景

 

  回过头来吴若兰这场毫不掩饰的议题设置,有三个不容忽视的背景。

  第一,吴若兰文章里提到的——外国驻华记者俱乐部。

  就在吴若兰发文前一天,该机构发布2020年度报告妄称,“中国的新闻自由在急剧恶化”。在3月1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应询表示,“我们从未承认你提到的相关组织。这个所谓‘报告’预设立场,危言耸听,毫无事实依据。”

  作为驻华大使,吴若兰不太可能没看到汪文斌的回应。为何还在第二天发文,罔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辟谣,为该机构的报告“背书”呢?

  这要说到吴若兰发文的第二个背景——CGTN与BBC。

  

  虽然吴若兰的文章里没有直接点出这两家媒体的名字,但近期关注新闻的读者都不难猜出个中关系。

  上个月初,英国通讯管理局发表声明称,已吊销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在英国的落地许可。次日(2月5日),汪文斌在回应时表示,中国对此坚决反对,敦促英方立即撤回错误决定,中方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利。

  就在英国通讯管理局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外交部新闻司有关负责人就BBC在1月29日播出涉新冠肺炎疫情假新闻向该媒体驻京分社负责人提出严正交涉。一周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消息,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

  

  吴若兰在文章中就声称,“这令人想起了最近几周,中国官方媒体不仅发表关于攻击外国记者的报道越来越多,还指控他们反华。”

  从上面的时间线可以看出,难道BBC对中国的肆意抹黑就是新闻自由,而中国的报道就被定义成“攻击”?难道只准擅用“阴间滤镜”的BBC抹黑中国,不允许中国媒体揭批BBC吗?

  汪文斌在回应吴若兰文章时强调,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至于个别英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没有秉持公正立场、以意识形态划线、编造假新闻,事实是十分清楚的。

  汪文斌还强调,中方一直对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国记者来华报道持开放和欢迎态度,为其在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中方反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和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

  

  “英国媒体对国内政治的批评报道,中国人没有兴趣观看,我们主要看英媒生产的对外、对华传播产品,而一些英国媒体,例如BBC,本身就是英国政府进行对外宣传和政治干涉的工具。而吴若兰大使的文章避开了这个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教授郑一卉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指出,“2017年,BBC开始播出针对朝鲜的广播,用围绕着朝鲜的多个发射器播出,不用仔细想也能明白,BBC的背后是英国政府,政治目的昭然若揭。”

  第三个背景——疫情。

  吴若兰文章的开头就写,“上个月是首架英国公民的撤侨航班撤离武汉一周年纪念日”。文章内容也多次提到中国的疫情,暗指中国的疫情缺乏透明度,“但不同于外国媒体的是,中国媒体只能在政府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批判性报道”。

  正如前文中提到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司相关负责人与BBC严正交涉的,正是BBC播出涉新冠肺炎疫情的虚假新闻。吴若兰发文提疫情,罔顾事实、坚持站边BBC的行为,正是西方政客和媒体持续一年多打“疫情牌”的延续。

  

  疫情暴发一年多来,中方在积极抗疫,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还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并向世卫组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捐赠疫苗。但一些西方国家却将疫情炒作成中国的“黑点”,甚至大搞所谓“溯源”、“追责”。

  中方多次列出时间线、摆事实、举数据,但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却对此充耳不闻。吴若兰的这篇文章,乍看高举“媒体监督”、“批判报道”的大旗,但不过是西方政客“预设立场”的又一个例证。

  “媒体对内的舆论监督与对外宣传是两码事,吴若兰大使的文章将这两者混为一谈,有混淆视听之嫌。”郑一卉分析。

  郑一卉认为,“英国驻华大使处理中英两国外交关系,大使对中国人发言,应该主要谈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或者说对华宣传,但吴若兰大使避而不谈,却花了大量笔墨吹嘘英媒的对内监督,并与中国做对比,凸显其‘自由度’,抢占‘道德高地’。”

  

 

吴若兰大使其人

 

  最后,再来说说吴若兰大使其人。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吴若兰在去年6月被任命为英国驻中国大使。吴若兰当时表示,“我期待着回到中国,并推进两国关系继续向前”。

  吴若兰用“回到”一词,既是跟中国人拉亲近,也确实是与中国渊源颇深。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至2000年,吴若兰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普通话培训,之后在英国驻北京大使馆担任了她的首个驻外的职位。在此期间,吴若兰参与了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在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后余下的工作。

  2012至2016年,吴若兰担任英国驻香港及澳门总领事,成为首位出任驻港总领事的女性。吴若兰表示,对自己加入英国外交部15年后能够再次接触香港事务,以及对香港得以落实“一国两制”,深表欣慰。

  去年9月履新后,吴若兰曾与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会面。期间,两人共同手举《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

  而在抵达北京官邸隔离期间,吴若兰录制VLOG,并发布在微博上。她在视频中说一口流利中文,引起中国网友关注。

  之后,吴若兰频频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摆出对华友好的姿态。

  

  

  

  不难看出,吴若兰既是一位“中国通”,也是一位“媒体通”。颇会利用媒体造势。现如今吴若兰自己出手写文,里面的内容更耐人寻味。

    本文标签:
    昵称: 验证码:
    评论: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窦店金梨园:京西梨果乐园
    窦店金梨园:京西梨 在北京房山窦店村,有一处备受赞誉的窦店…[详情]
    北京榜样应急先锋刘海江 以科技之光点亮应急救援新高度
    北京榜样应急先锋刘 科技赋能,从环保先锋到应急尖兵   海江…[详情]
    八仁月饼十仁月饼要来了
    八仁月饼十仁月饼要 月饼生产新标准去年开始实施。其中各地的…[详情]
    对话中美企业峰会秘书长崔月
    对话中美企业峰会秘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作为世…[详情]
    著名画家张守涛在北大讲座
    著名画家张守涛在北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月29日下午,北…[详情]
    干苗根:创新对产业的影响深远
    干苗根:创新对产业 干苗根在接受专访中表示,作为浙江干氏制…[详情]
    潘洪仲:满足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潘洪仲:满足市场对 河北怀安宏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洪仲(…[详情]
    窦店益生数智新车间参观记
    窦店益生数智新车间 窦店益生改扩建项目暨首都优质肉牛保障供…[详情]
    薛水波:逐梦绿色未来
    薛水波:逐梦绿色未 河南绿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水波(…[详情]
    第六届北京牛奶文化节盛大开幕
    第六届北京牛奶文化 日前,由北京市奶业协会主办,中国奶业协…[详情]
    北京窦店村兴起农旅热
    北京窦店村兴起农旅 北京房山今夏又添游玩好去处,窦店村正在…[详情]
    窦店金梨为何能获中华名梨金奖
    窦店金梨为何能获中 北京房山窦店村的金梨园作为2008年奥运会…[详情]
    用传统书画艺术,分享短视频
    用传统书画艺术,分 儒商网张守涛书画俱乐部群为进一步弘扬传…[详情]
    今年国人要吃掉110亿元粽子
    今年国人要吃掉110亿 2025年端午粽子市场,粽子口味可谓是乱花…[详情]
    “每周短视频评赞有奖”本期获奖产品三元奶粉
    “每周短视频评赞有 儒商网张守涛书画俱乐部群为进一步弘扬传…[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