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李大钊烈士陵园
李大钊烈士陵园陈列馆李大钊烈士陵园陈列馆座落在京西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生平简介: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3年留学日本,1916年回国后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介绍马克思主义,发起和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代表中央指导北方革命工作,在中共二大、三大、四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与孙中山谈判,建立了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4月6日与80多位革命者一起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折磨,任刽子手将竹签打进指甲缝直至被剥去双手指甲,仍坚贞不屈,于28日与其他19名志士一起英勇就义。时年38岁。1933年葬于万安公墓。
景区简介:
李大钊烈士陵园是首批博物馆免费开放全国人文景观经典景区,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建立的。位于北京风景秀美的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距市区20公里。有公交可达。陵园占地2200平方米,位于万安公墓中央,座西朝东,是在三十年代万安公墓主体建筑的基础上改建的,为一庭院式仿古建筑。走进陵园,迎面即可仰见全高2米的李大钊烈士雕像。烈士昂首挺胸,背负双手,儒雅质朴,和蔼中透着百折不回的刚毅,传神地再现了李大钊同志伟大的风采。雕像背后是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墓地。烈士墓位在高出地面约一米的方形台上,掩映松柏,平面四周绕以万年青等花景。方台最西面是用黑色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烈士墓碑,碑的正面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碑的背面是中共中央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全文共2千余字,高度概括了李大钊烈士光辉的一生和永垂不朽的业绩。整个墓地建筑属陵园前部,前面有可容五、六百人举行纪念活动的广场。广场和墓地三面绕以成林的翠竹,更添青春和永恒的色彩。李大钊烈士陵园是为纪念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烈士而建立的。陵园位于北京西郊,风景秀美的香山脚下、万安公墓中部,坐西朝东,为一传统庭院式建筑。占地2200平方米。由建园开始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烈士雕像前可容纳500余人的小广场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们举行各种仪式和党、团、队活动的重要场所。陵园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出版《万安丛书》,除宣传李大钊烈士的《李大钊传略》外,还利用万安公墓安葬历史名人多的优势,出版了《文艺名家》、《学界宗师》等,向大中小学生和各界群众宣传中国的优秀儿女。
李大钊烈士陵园坐落在北京市香山脚下万安公墓内。李大钊烈士陵园在万安公墓内,建成于1983年,扩建于1987年,翻修于1995年。李大钊烈士陵园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1995年被民政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为方形院落,肃穆宁静。李大钊烈士汉白玉雕像高2米,立在李大钊烈士及夫人赵纫兰墓前。墓后为宽4米,高2米的纪念碑。碑正面镌刻着邓小平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碑后面是中共中央为李大钊烈士撰写的碑文。陵园正殿为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墓地后是李大钊革命事迹陈列室,陈列先烈生前的遗物、遗墨和照片。在这次移灵中发现的1933年4月北平各革命团体为李大钊举行公葬的墓碑也陈列于此,正面刻"中华革命领袖李大钊同志之墓"。原墓地在陵园的西南。当年刘半农为之撰写的墓碑仍竖立在墓地上。
参观指南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万安里1号。
乘车路线:360、737路公交车。
自驾车线:香山东南侧万安公墓内。
开放时间:8:00-15:30。
周边景观:香山公园、北京植物园、卧佛寺。
周边餐饮:香山饭店、东岳酒楼、双清别墅。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