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网—北京博瑞中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收藏本站|帮助说明
儒商网,博瑞中驰 > 活动事件 > 企业新闻 > 正文

糖价一路下跌 云南蔗糖产业举步维艰

2013/06/24 来源:中新网 字体:[ ] 点击:

  6月,即将收榨的云南蔗糖产业没有收获甜蜜,一路下跌的糖价将整个产业打入低谷。据省糖业协会介绍,本榨季全省食糖产量接近224万吨,创历史新高,然而蔗糖销售价低于成本价的低迷糖市,让糖厂在甘蔗收获季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全省糖业也将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

  几年间,曾经蔗农、企业“两头甜”的骨干产业在经历了连续14年盈利以后,何以变得有些苦涩?
  糖企遇苦,蔗农很难
  蔗农叶中文
  今年干旱,甘蔗减产近500吨,损失20万有余,而且现在化肥和人工成本都在涨
  “三高一低,肥价高、工价高、地租高,收入低。”说起自己种植甘蔗的感受,云县爱华镇德胜村的甘蔗种植大户叶中文这样总结。
  从1994年种植100亩甘蔗,一路走来,现如今叶中文家的甘蔗种植面积已达到500亩。“以前种甘蔗好赚钱,最好的时候成本占1/3,利润占2/3,现在种的多了,收入反而不行,今年能保本就不错了”,两鬓斑白的叶中文无奈地说。
  叶家的500亩甘蔗地全是山地,地租便宜,但是水、路配套设施差,基本是靠天吃饭,“雨水好时,山地蔗平均亩产量在4吨左右,遇到干旱,产量大减,甚至绝收。今年干旱,甘蔗减产近500吨,损失20万有余;而且现在化肥和人工成本都在涨,甘蔗的收购价还是维持去年每吨420元的收购价,就算风调雨顺,增产也很难增收。”
  省糖业协会会长邓毅说,“临沧作为全省第一产糖大市,其点上的情况有一定代表性。就全省情况而言,由于面积增加,全省甘蔗总产量增加,预计农民卖蔗收入将从上榨季的68亿元增加到77.4亿元,农民卖甘蔗的收入增长了13.82%,农民运输甘蔗的收入增长了12.5%,蔗糖产业为农民增收是作出了贡献的,糖料价格联动保障了农民的收益。”“但本榨季以来,全省蔗区砍蔗费用的确上涨明显。尤其是干旱对局部地区的农民收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邓毅补充介绍道:“农村劳动力日益紧缺,今年劳动力价格大幅提升,一个劳力砍1吨甘蔗的工价要120元。与此同时,化肥成本每亩也增加了150多元,新形势下糖业发展又遇到了新问题。
  云县甘化有限公司
  每8吨甘蔗可榨1吨糖,今年每吨糖成本5700元左右,而白糖目前售价每吨5300元上下
  蔗农遇到新难题,糖厂更是举步维艰。
  记者来到云县甘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学华大倒苦水:公司建厂50多年来,进行了多次技改扩建,2012年初启动了日处理甘蔗5000吨整体搬迁扩建项目,今年2月6日该项目顺利完成,正式落蔗生产。但是这个榨季入榨量仅32万吨,比去年减少10万余吨,减产近1/3。一方面由于干旱减产生产线吃不饱,影响到了企业的效益;而在成本方面,每8吨甘蔗可榨1吨糖,每吨糖付给蔗农的原料款3400元左右,加上物流、人工、税收等投入,今年制糖成本达到每吨5700元左右,以目前白糖的售价每吨5300元上下来算,大大低于成本价,企业是亏本含泪榨糖。
  记者从糖业协会了解到,我国的糖料收购价比世界主产糖国高出一倍,制糖企业的成本构成中甘蔗原料占70%。加之近年来原燃料及人工工资不断上涨,制糖企业成本呈刚性增长。高成本导致国产糖价格每吨比进口糖高1000多元,难以抵挡国际糖的大举进入。目前,全省已销售的食糖,每吨亏损400元,2012/2013年制糖期以目前糖价,全省糖业预计亏损9亿元左右。省糖业协会会长邓毅不无忧虑地说,“情况非常严峻”。
  糖厂的举步维艰,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国家发改委已明确2012/2013年榨季收储300万吨食糖来缓解国内市场压力,由于收储价格远高于目前的市场价,企业交储热情空前高涨,收储可以说是“瞬间完成”。5月24日这天收储30万吨糖,我省企业只抢到3000吨,占比非常的小,收储效果对我省可想而知。
  甜蜜产业怎么了
  糖价
  国内糖价近年大幅下跌,云南食糖价格从2011年的7700元/吨高点跌至目前的5250元/吨
  是什么造成蔗农、糖厂今天的困局?
  省糖业协会分析认为,首先是国际糖价走低给进口糖带来了利润空间,配额外进口量增加及走私糖冲击国内市场。近年来,全球食糖市场在经历减产周期以后,进入增产周期,供大于求,致使国际糖价大幅下跌,从2010年的35美分/磅跌至目前的17美分/磅,换算成人民币,按15%关税计从8700元/吨降到4350元/吨。
  国内外糖价存在较大价差,造成大量食糖进口。2011/2012榨季,我国从国际市场进口食糖426万吨。受到进口糖的冲击,国内糖价大幅下跌。而我省由于开榨时间晚于其他产糖省区,运距远物流成本高,受影响就更大。云南食糖价格从2011年的7700元/吨高点下跌至2012年9月的5500元/吨,每吨跌去2200元;2012/2013年榨季,我省糖价又从开榨初期的5650元/吨,下跌至目前的5250元/吨,每吨价格又下跌了400元。
  邓毅总结说,“过去糖价的起起落落也是隔几年一次,但都还能承受,而从前年下半年到现在的这次糖价波动,情况比以往要严重得多,持续时间长、下跌幅度大,价格一下就跌了40%多,真是产业难以承受之重啊。”
  收购
  机械化水平低,劳力紧缺,加上化肥、农药等前期投入,居高不下的种蔗成本推高了甘蔗收购价。
  糖价下跌是困局的一端,其次是种蔗成本高。
  我省75%以上的甘蔗种植在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蔗区水利、道路等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山地蔗的平均亩产只有3吨多。另外,机械化水平低,全省实现机械化种蔗的面积只占总面积的0.1%,甘蔗收获几乎全靠人一根一根的砍,在劳力紧缺、工价高的当下,产1吨糖仅砍甘蔗的工价就达900元左右,再加上运费,以及前期的化肥、农药等投入,居高不下的种蔗成本自然就推高了甘蔗收购价,去年以来,我省甘蔗收购保底价均维持在420元/吨。
  业内人士指出,低于这个价,农民就不愿意种了。而世界几个蔗糖主产国,巴西、印度、泰国的甘蔗收购价折成人民币仅为240至250元/吨,而我们的价格几乎是人家的一倍。由此,我们产一吨糖的甘蔗成本在4000元上下,占到了吨糖总成本的70%左右。
  制糖成本上升,也是糖厂困局的推手。“糖价大降,但甘蔗收购价不能降,今年物价涨得快,糖厂机器设备成本、用人成本都提高了,糖厂运营压力很大。”云县甘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学华说。
  甜蜜产业如何突围
  种植
  作为制糖的“第一车间”,甘蔗原料占了整个成本的70%,因此提高单产和产糖率尤为重要
  蔗糖业是我省重要的区域性经济支柱产业,甘蔗产量和食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今年种蔗面积已达496万亩,是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2012年全省蔗糖产值已达212.8亿元,49个产糖县、600多万蔗农的主要收入来自甘蔗业。
  一根甘蔗,一粒白糖牵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垮不得、垮不起的大产业。走出困境,业界首先把目光瞄准了“第一车间”——甘蔗种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糖厂的成本控制空间不大,而占据制糖成本70%的“第一车间”的空间还很大。因此,云南糖业要迎来希望的明天,首先要依靠科技提升蔗糖原料环节的竞争力。以“良田、良种、良法”为核心,建立优质高效的甘蔗生产基地,通过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建设“五小水利”等,建设更多的“吨糖田”,提升蔗区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加强高糖、抗旱、抗病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快甘蔗优良种苗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甘蔗种苗育、繁、推三级扩繁体系和示范区,提高优质种苗供种能力。大力推广应用甘蔗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适用技术,提高甘蔗的单产和产糖率。
  邓毅说,“单产和产糖率对降低成本很关键,本榨季,全省平均产糖率为12.76%,为全国第一,但我们还有潜力可挖,产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吨糖成本就可下降300元,如果我省糖业能做足单产和产糖率文章,就能大大提高蔗糖的产业竞争力”。
  如今,降低“第一车间”生产成本的突破口已经找到,临沧、德宏、西双版纳等几大蔗区也在积极探索实践。但除了蔗区自身的努力,破解困局还需国家和省的支持。
  有关专家还建议,国家应出台种植甘蔗的直补政策和改善甘蔗种植的土地、水利、种子、机械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动提高糖蔗生产效率。
  深加工
  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所产生的综合效益,能够帮助制糖业抵御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
  甜蜜产业要突围,还必须靠做好、做深加工这篇大文章来牵引。虽然我省甘蔗产业无论规模还是蔗糖产量都不小,但是糖业下游深加工滞后,整个制糖业基本处于“白糖+酒精”的境地,蔗糖精深加工不足,综合利用不够,产业链短,导致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白糖价格波动,糖企很受伤。
  因此,走出困境必须加强蔗糖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如开发无硫高附加值的咖啡专用蔗糖、速溶糖、医药糖、有机糖等新产品;加强蔗渣、糖蜜、滤泥、酒精废液的综合开发利用等。
  目前,产糖大市——临沧的制糖企业已经由单一的“糖酒”模式向浆纸、有机肥、木糖醇、药用酵母、燃料乙醇等方面延伸。临沧南华纸业有限公司建成9.5万吨蔗渣浆纸生产线;南华镇康公司和永德永甸公司建成以蔗渣为原料的年产4800吨木糖生产线;永德糖业公司利用酒精废醪液进行除尘浓缩与滤泥、灰渣混合,选用专利菌种进行发酵生产液态、固态有机肥,利用该技术,各糖业公司建成12条有机肥生产线,年产量20万吨。
  邓毅说,除了临沧,其他蔗区也在蔗糖的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糖业循环经济等方面积极作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的规模不大,其产生的综合效益还没有达到支撑制糖产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目的,但如果我们能下决心走下去,云南糖业的整体竞争力会得到极大提升,甜蜜产业的明天将会更甜。
  >
  观点
  当前糖业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性、周期性、阶段性的,不是方向性的
  中国虽是世界食糖消费大国,但人均食糖消费量低,2012年人均消费仅11.2公斤,远低于世界人均23.7公斤的水平。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将保持在7%以上的增速,我国食糖消费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FAO-OECD最新农业展望报告预测,到2021年中国食糖消费量可能增至1987万吨,我国的食糖消费增长还有增长空间。
  当前糖业存在的问题是普遍性、周期性、阶段性的,不是方向性的,云南蔗糖产业只要奋发图强,在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上下功夫,就能再创辉煌。
  >
  点击
  “饥饿”的德宏糖企
  本报记者 刘祥元
  “蔗糖是德宏州的支柱产业。”说起糖产业的地位,德宏州蔗糖办甘蔗研究所副所长李启明很自信,然而,说起今年蔗糖业的发展情况,李启明却显得有些无奈,“由于德宏特殊的气候条件,烟叶、咖啡、坚果、竹子、西瓜等多种产业多样化的种植,与甘蔗种植争地,造成规模入榨不够,尤其在芒市、梁河表现得尤其突出。”李启明说。
  据德宏州蔗糖生产办公室主任赵兴倬介绍,德宏州13座糖厂有8座达不到规模入榨,部分制糖企业经营困难,原料发展严重不足,处于“饥饿”状态。
  农民也对种植甘蔗算起了“经济账”。在芒市风平镇芒烘村傣族村民莫三坐告诉记者,他们家的水田都不种甘蔗,水田种甘蔗后经济效益差,甘蔗多数是种植在半山腰的旱地,这样不影响家里的经济收入。在芒市三台山上,该村致富能手赖腊算告诉记者,他们家种植经济作物是“长短结合”,甘蔗的生产周期短,一半都种在旱地,其他还种植了坚果、柚子、咖啡等生产周期较长的经济作物。
  赵兴倬介绍,针对德宏州种植上规模不足问题,他呼吁需要加大对蔗糖产业的投入扶持,进一步调动蔗农种蔗积极性,支持蔗糖龙头企业发展;继续加大蔗糖产业项目申报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给予立项支持,提升蔗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提升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本文标签:
    昵称: 验证码:
    评论: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两家店员工都对顾客动粗 Manner咖啡致歉 被质疑管理方式走样致服务心态失衡
    两家店员工都对顾客 一天之内,同一个公司,Manner咖啡两家门…[详情]
    欢迎您参加肉类科技产业联盟大会 7月25-27日 共赴天府之城
    欢迎您参加肉类科技 各联盟成员,肉类加工科研单位、企业及社…[详情]
    北京一国企冷库被罚1万元 竟是因为这个事由
    北京一国企冷库被罚 据天眼查6月20日披露,北京一国企被通州市…[详情]
    大伙一块养羊挣钱?理财平台众牧宝爆雷,投资者如何要回自己的钱?
    大伙一块养羊挣钱? 大伙一块养羊挣钱?近期,一款名为众牧宝…[详情]
    胖东来模式就是牛?永辉超市首家被调改的门店首日爆卖说明了什么
    胖东来模式就是牛? 6月19日,永辉超市首家被胖东来调改的门店…[详情]
    云南保山市市长陈锐去世 与此前其父被通报主动投案是否有关联
    云南保山市市长陈锐 在中国云南省的保山市,一个令人震惊的消…[详情]
    “御掌门杯·掼军贸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第一届教职工掼蛋比赛”
    “御掌门杯·掼军贸 为丰富教职工文体生活,营造健康校园氛围…[详情]
    “御掌门杯·首届京企掼蛋邀请赛”在北京温都水城成功举办!
    “御掌门杯·首届京 为进一步丰富会员嘉宾的业余生活、传递健…[详情]
    御掌门酒业加入促进会大家庭携手同发展
    御掌门酒业加入促进 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李新志前往位于新发地创…[详情]
    与时代同频共振·酿健康美好生活——御掌门酒专家品鉴会成功举办
    与时代同频共振·酿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已将健康产业上…[详情]
    “御掌门杯·首届京企掼蛋邀请赛”在北京温都水城成功举办!
    “御掌门杯·首届京 为进一步丰富会员嘉宾的业余生活、传递健…[详情]
    健康掼蛋,活力百岁——御掌门掼蛋俱乐部成立邀请赛在京成功举办
    健康掼蛋,活力百岁 2023年9月27日,由御掌门掼蛋俱乐部、新发…[详情]
    网传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向代理商发函:未经许可不能向互联网平台供货
    网传五粮液、泸州老 茅台新帅,向经销商频频示好。 对于经销商…[详情]
    打造“世界第一白酒产区”——吴向东的国际视野和战略远谋
    打造“世界第一白酒 梳理吴向东的发言,国际化世界等字眼频频…[详情]
    英国商店通胀“迅速正常化”,但不足以说服英银降息
    英国商店通胀“迅速 汇通财经APP讯英国零售协会(BRC)的经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