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涨价风劲吹
辟谣话音刚落 部分地方天然气涨价风劲吹
专家指出,“改革简单等同涨价”的模式不该成为方向
继长春、邯郸本月起拉开天然气价格上调大幕后,天津随即跟进,于9日召开天然气价格上涨听证会,拟上调9.1%。
此前,国家发改委表示“4月起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不实。辟谣话音刚落,地方“涨价风”便已劲吹,多地出现“抢气潮”。
|
一边辟谣,一边涨价
每立方米价格将由2.2元涨至2.4元,上调幅度9.1%———天津9日举行的听证会公布了待批的天然气价格上调方案。
从4月起,长春将民用天然气价格从每立方米2元调整到2.8元,涨幅达40%;河北邯郸居民生活用天然气价格也“悄悄”涨价,每立方米上调0.2元。
国家发改委和多地燃气公司对涨价传闻进行了“辟谣”,但在一些地方反成“精准预言”。
一边是权威部门的“辟谣”,一边是多个城市涨价,这令不少消费者感到担忧。专家指出,“抢气”风波再次警示,公众对于能源价格焦虑情绪在上升,“改革简单等同涨价”的模式不该成为方向。
大喊亏损,实则盈利
早在2010年6月国内陆上天然气出厂价上调后,多地便酝酿上调民用气价。2012年冬季我国多地出现供气紧张,天然气价格调整再度被提出。供气亏损成为石油企业、燃气公司“理直气壮”要求涨价的理由。
但是,最近天然气价格涨幅达到40%的长春燃气,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489万元。陕西天然气公司去年净利润预计在2.86亿-4.08亿元之间。深圳燃气去年净利润更是达到5.28亿元。
天然气供应成本上升,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只是让一些企业出现了盈利下降,而远没有到入不敷出的亏损状态,现在就急于嚷着涨价,无非是逐利目的驱使。
让消费者享受改革红利
水电油气等资源类价格改革,关系多方利益。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认为,改革“平衡点”的关键,是在保民生与市场化之间要寻找平衡点,要让消费者享受改革红利而非一味为改革买单。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认为,气价改革应循序渐进。现在我国供气企业基本处于垄断地位,以国有企业为主,应该做些牺牲。而且,供气企业也有责任通过降本提效,分担一部分价格成本。 据新华社
- 上一篇:农夫山泉陷“标准门”
- 下一篇:西安交大博物馆正式开馆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