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制度防控扶贫款
新华网贵阳4月2日电(记者 王橙澄)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贵州省近期公布的审计报告显示了该省在防控腐败上的努力:2011年部分县市区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已追回、收缴6000余万元,台江县挪用扶贫资金和贪污扶贫贴息款的涉案人员被判处19年有期徒刑。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贫困人口已大幅减少。但按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标准,中国仍有超过1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近年来,各地扶贫力度不断加大,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其“含金量”也越来越高。扶贫、社会救济等民生领域正逐渐成为腐败易发领域,出现了挤占挪用、贪污私分救助款、扶贫款等现象。
-
据了解,2012年1月至11月,中国检察机关查办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9612件14517人,涉案总金额27.7亿余元。
有西部地区的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农民种果树,树苗售价本为每棵90元,开发票时,将价格改为每棵100元,其差价便被相关人员中饱私囊。
贵州省违规使用扶贫资金的方式也堪称“花样百出”。据贵州省审计厅厅长张如飞介绍,既有采取虚假合同和农户名册、虚报培训人数和天数、多报工程量等方式套取资金;也有挤占挪用于办公费、招待费等;个别地方还涉嫌贪污、私分资金。
为从源头上遏制这些行为,中国多地对挪用民生和扶贫资金实行“零容忍”,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审计力度、创新监管机制等方式堵塞漏洞,力求让制度的“火眼金睛”盯紧扶贫款,及时斩断染指扶贫资金的“黑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把反腐倡廉推向深入,坚持有贪必肃、有腐必反,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真正形成不能贪、不敢贪的反腐机制。
其中,贵州省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设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专户,做到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建立资金“安全通道”。并要求财政和扶贫项目管理部门建立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平台,接受全社会监督。
湖北省审计部门从今年开始,每年对财政扶贫资金进行专项审计,将民生资金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湖南省将在审计中围绕项目、资金、实事等进行全程监督。河北、四川、青海等多地均瞄准扶贫等民生资金管理使用关键环节,一旦发现违纪违法行为,绝不手软。
- 上一篇:利用打官司逃避卖房个税
- 下一篇:港澳台居民炒A股今起开闸 内地机构挖掘客户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