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去年净赚14亿现金流翻番 回归商品管理模式
国美电器(0493.HK)昨日在香港公布了公司2009年财报,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26.68亿元,较2008年459亿的总营收下滑了7%;但净利润则较2008年有大幅提振,增34.45%至14.09亿,这也让国美的股民们长舒了口气。
“2009年作为公司长期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调整阶段,我们由过往在市场高速发展背景下的粗犷、单一的外延式发展和经营卖场的模式,拉回到商业流通企业得以生存和立足的商品管理模式。”国美电器主席兼总裁陈晓昨日向供应商“示好”道,2010年,国美将继续深入与供应商联手共赢的策略,以实现零供关系可持续发展。
现金流回复2007年水平
去年国美关闭了一些赢利能力较弱的门店,这也导致国美全年营收下滑,去年实现销售收入426.68亿元,同比下滑7%。
但国美强调称,其单店质量较以往有所提升,去年同店销售收入达348.16亿元,比2008年338.64亿元增2.81%;尤其第四季度同店销售收入实现了25.67%的增长,当季国美门店每平米销售收入达3993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8.81%。
国美同时表示,通过商品的差异化管理等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的一系列举措,以及对延保和售后服务等增值业务的持续开拓,国美2009年综合毛利率从2008年同期的16.94%上升至17.32%;全年净利润则从2008年的10.48亿升至14.09亿,甚至比2007年黄光裕主政时期的11.27亿元净利润还增长了25%。
此前有分析师预计,国美电器去年盈利介于11.8亿至14.78亿元人民币之间,国美实际赢利水平达到预期。
2008年年末,国美现金流告急,当时国美持有的现金与现金等价物约30亿元,相比2007年末的62.7亿元缩水了五成。陈晓表示,通过去年的融资项目,国美集团增加了53亿元人民币资金,到去年年末,国美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0.29亿元,“资本金充裕,资本结构稳健合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回归“商品管理模式”
“过去,返点加进场费,构成了国美的毛利率。国美走的是‘商业地产物业管理模式’,就是我出店面,产品、销售都由厂家来做,国美不是经营产品,而是经营规模。”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今年年初接受本报采访时称,网络快速扩张可以靠资本来实现,国美这一阶段的布局已经完成,“现在我们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中去,真正去经营产品,打造价值型经营模式。把以前不确定、没有预算的合同外费用,都放到合同里去。”
陈晓在昨日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面对未来,国美坚决地选择了通过商品差价收益赢利的商业模式,让国美回归商业流通企业的本质中。
“基于这个理念的支持,我们对供应商的收费做了很大的调整。很多商品以外的费用我们尽可能地取消掉,把它全部归纳到商品的进价和销售价这两个环节之中。这样做我们和供应商的交流就简单了,交流的过程之中矛盾也少了,效率提高了。这个转变虽然是国美的一个变化,但我相信这个变化一定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甚至影响整个商业零售行业。”
陈晓称,公司去年通过关闭低效门店189家,提高了整体门店的效率;而在2010年强劲需求的拉动下,全年预计会有相当数量的新增门店,使净开门店达到80家左右。目前,国美集团总门店目前达1100家,其中上市门店726家。
陈晓亦透露,今年国美将以京津唐、大四川、广深等5个地区进行重点扩展,同时对二三级市场等新的增长点做重点投入,拓展深入网络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美财报公布前的两个交易日,股价连续大涨。昨日以2 .89港元高开,最后以3.521%涨幅收盘,报收于2.94港元。
瑞信最新的评级中第一次给予国美电器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3.35港元。瑞信表示,国美电器新推出的门店改造策略是其利润率增长的主要来源,预计2011年的利息和税收前盈利(EBIT)利润率将由2009年的4.1%增至5.9%。
本报记者 汪小星 实习生 李兮言
链接
苏宁2009财报情况
苏宁电器(002024)于上月公布了其2009年年报。苏宁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8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8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达28.90亿元,增长33.17%。
截至年报发布日,苏宁电器全年新开连锁店182家,新进入地级以上城市22个,全国连锁店总数达941家。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计划今年新开门店543家,开店数量为2009年3倍。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