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让中国文化的精神走出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03月22日发表了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同志的《中国文化走出去:左手传统,右手创新》文章。作者提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手段和途径,强调“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本源和基本立足点”,“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和推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作者还强调,中国文化“走出去”也需要积极的理论和形式上创新。
笔者以为,让有形的诸如京剧、昆曲和一些非遗传统文化这样的“作品”走出去,同时更要让无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走出去。让世界了解和欣赏到中华民族具体的传统文化遗产和现实的文化新产品的同时,更要让世界充分地认知到、感悟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性格、文化特质和文化精神。这样就会更富理性、更加强力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并最终赢得世界的青睐。具体与抽象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这“四个统一”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走出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得以生成和延续,其根本原因乃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和别具的性格。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神特质就是“和合”的品质。有了这样的精神特质,方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和丰富多彩。“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又一个精神特质。这个精神特质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必然是不断创新着的文化。有了这样的一个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历经数千载而不息,才能不断地获得翻新和精益求精。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之所以能绵延至今、气势磅礴,依靠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本身具有的这样的精神境界、性格特质。
儒家文化薪火相传、历经三千年,靠的就是适时的嬗变与不断地更新。孔子的原典儒学经过经学、理学和心学的嬗变,不断地适应和导引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儒学在经由理学而嬗变为心学后,不但适应了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期的社会发展需要,而且为明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提供了思想武器。同样,许多流传至今的中华传统的文艺表现形式以及音乐舞蹈曲目,都是中华民族主动吸收和兼容周边民族音乐舞蹈的精华而实现自我更新的杰作。这些史实都表明,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巨大的更生能力与和合力量,从而展示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邃胸怀和超越品格。
世界五大文明古国有的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依然气势恢宏,日益显示出她的生机和活力。1988年世界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得主集会法国巴黎,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四百年中国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和合品格和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孔孟、老庄……这些不朽思想家、哲学家的精神和品格以及他们留存于世思想理论著作,已经融合在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文化的这种特质表明了中华民族具有与世界其它民族和合而立的优良品质,具有在和合过程中的自强更新的潜质。同时,中华民族文化在不断走进世界的过程中,不是以征服外民族的文化为目的的“文化侵略”,而是在融合、在会通、在丰富世界的文化,并且在和合世界各民族文化过程中不断地创新着新文化,并因而不断地丰富着世界的各样文化。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我们把握住中华民族文化的这个特质,让世界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这个精神特质,中国文化就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而且还会对世界文化做出较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自己的民族文化面前表现出的任何的“妄自菲薄”或“夜郎自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华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世界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让中国文化的精品走出去,更要让中国文化的精神走出去。秉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和合、创新精神,勇敢地融入于世界文化的长河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就会绵延、就会与日俱新、就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辉煌明天。
- 上一篇:孔子有时看人也失准(图)
- 下一篇:人格自足千古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