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所撰古典文学教材首次在大陆面世
9月底的初秋季节,台湾知名作家张曼娟来京,虽然已经进入“知天命”的年龄,但她看起来依然神采奕奕,操着一口台湾国语向青阅读记者推介即将出版的《张曼娟唐诗学堂》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可不是爱情小说或治愈系散文,而是为“张曼娟小学堂”(以下简称“小学堂”)所撰写的古典文学教材。此书2010年已在台湾出版,这是首次在大陆面世。
二十八年前,还在读研究所的张曼娟凭借小说《海水正蓝》一举成名,随后留任台湾东吴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她一共写了十四部作品,道尽了人间的情事,诉说着自我的成长,颇受中青年读者的欢迎,被赋予“短篇小说之王”。她活跃于两岸三地的媒体之间,热衷于分享人生、情感等话题,还常举办各种文学讲座。
张曼娟创立的“小学堂”是一座类似于私塾的课外学校,成立于2005年,专门带领8岁至14岁的孩子学论语、读唐诗以及教授写作技巧。“我以前写的作品都是关于两性、爱情和自我成长。当学生们问我为什么不写小孩子看的书时,我受到了启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帮孩子们重新找回读唐诗的乐趣。”张曼娟认为,自己扮演的是一名古典文学推销员的角色。
张曼娟认为,人生中遇到的许多疑难杂症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良方。读经,为的是人格的培养;读诗,则是美感的启发,有了内涵与诗意,还要能够准确的表达,这便是写作的训练。
《张曼娟唐诗学堂》正是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教材。全书共四册,《诗无敌》、《麻烦小姐》、《让我们看云去》、《边边》分别介绍了浪漫主义的李白、现实主义的杜甫、山水田园派的王维、孟浩然以及边塞诗人岑参、高适等唐诗名家的作品。教材的编写方式有些特别,一边讲故事,一边读唐诗。通过精心设计的四个“好看”的故事,以穿越小说的写作手法,串起了80首唐诗。比如,《诗无敌》里,一个孩子被李白带回了唐朝,目睹了李白和汪伦离别的场景等,仿佛在和诗人的世界对话。张曼娟告诉记者:“奇幻、冒险、罗曼蒂克情愫、朋友之间的忠诚,都是孩子喜好的故事类型,把古诗贯穿其中教给孩子,可以缓解读诗的枯燥感。”
我是个有社会使命感的知识分子
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高深抽象的古诗词?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就此,张曼娟回答了记者提出的几个问题:
青阅读:8年的时间,在个人创作不间断的同时,为什么坚持投入在青少年古典文学教育这件事情上?畅销书作家的身份对这件事有什么帮助?
张曼娟:算是被形势所逼吧。有一段时间,台湾的学生不再读古诗词了,只学台湾历史,我便开始焦虑,感觉是一件很大的事,如果孩子不了解中国历史,学习唐诗宋词的意义也没有了。说到底,我还是个有社会使命感的知识分子。我不能改变政府,也不能改变教育体制,只能在体制之外尽我所能。我的读者常写信问我,怎么带孩子读书?怎么带孩子写作呀?被问得多了,觉得自己对他们有些责任。没有读者的认同和支持,我也很难坚持做下来。
青阅读:对孩子来说,学习唐诗的意义在哪里?
张曼娟:诗歌里有强烈的个人主张,读古诗可以发掘人的精神世界。比如,李白的《将进酒》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传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我常跟学生讲,诗是一种私房的体会,给人以美感的启发,不要看里面只有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心感受,是一种心灵的SPA,只有安静下来,思想才能被唤醒。
青阅读:现在很多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双语教育的环境中,怎样调动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张曼娟:华人对于文字的阅读力、理解力和专注力好像都在下降。台湾的小学生超过六个字以上的文字连缀,理解的障碍就会凸显出来,很多孩子都有严重的中英文语法混淆问题。想要把他们拉进古典文学的课堂里,最好的方法就是讲故事,让孩子回到诗人的创作情境中,感受古人和他们的关联。我们精心设计的故事和史料、诗作的“嫁接”不能生硬,过渡要自然,其实难度挺大。我们尽力了,希望没有让孩子们失望。(采写/本报记者 王茜)
- 上一篇:时代呼唤“敢为天下先”的智慧胆识
- 下一篇:索尼探梦科技馆科学实验广场在北京开幕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