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酒评网讯 五粮液今日披露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五粮液净利润57.91亿元,同比增长14.76%,营业收入155.2亿元,同比增长3.12%。这两项数据中,营收的变化是符合预期的,但净利润增速较营业收入增速快这么多,这让搜狐酒评网的编辑们感觉很诧异。
翻阅五粮液半年报,有三个疑点需要拿出来晒晒。
报表显示,五粮液销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上升6.7个百分点到达到71.8%,营业成本下降16.67%,在各地涌现五粮液降价的消息的时候,为何五粮液毛利率得到如此大的飞跃?为何五粮液营业成本直线下降?这期间有怎样的故事?
报表内显示的另外一个数据也非常引人注目。五粮液半年报显示货币资金为257.56亿,而一季报该数据为288.05亿,一个季度货币资金减少了30多亿,这期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另外,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注意,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五粮液预收账款金额为33.86亿元,相比期初(去年年底)大幅下滑47%,近年来一直处于高位的预收账款历来被视为五粮液强势的标志,巨量的预收账款是五粮液平滑业绩的利器,业绩下滑的时候可以更多变为当期利润来做一份好看的报表,如今,这指标岌岌可危,未来会更加恶化吗?
报表内的数据显示有这三个重大疑问,然而五粮液的中报显得十分简陋,没有文字解释这些巨大的变动,董事会报告也仅有短短的五行字,仅仅把净利润增长好看的数据列了一遍。搜狐酒评网为进一步挖掘更深入的信息,今早就这三大疑问致电了五粮液相关人士,得到一些重要信息。
首先,关于营业成本大降的问题,五粮液方面表示,这是由销售体制改革导致。五粮液原来比较依赖一些大的经销商,现在五粮液自己主导做的七大营销中心,四级平台转变成了三级平台,少了一成环节,从而导致营业成本大降。营业成本大降是导致毛利骤升的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提价。五粮液表示一季度酒厂调整价格,其中超高端产品方面,五粮液1618已调价,出厂价从689元/瓶上调至900元/瓶,上调幅度为30.6%;低度酒出厂价上调至800元;普通水晶瓶五粮液2月1日开始上调至725元,上调幅度为10%。
其次,关于货币资金减少30多亿的事情,五粮液的回应是:主要是一些基础成本支出,市场开拓,研发等。
最后,关于预收账款大降问题,五粮液表示上半年预收账款得到兑付,但预收款同比大降47%。
五粮液方面对这三个疑问的回答虽然有一部分显得很官方,但结合中报及之前相关报道的分析仍然可以看出比较清晰的图景:五粮液在断臂求生。
众所周知,过去十年是白酒的黄金十年,也是所谓的好酒不愁卖的十年,不断扩大产能,不断扩张经销商队伍是这十年的特点。五粮液依靠庞大的经销商队伍,在带来业绩高速增长的同时,还带来了一美味的馅饼,那就是预收账款。这笔经销商提前存放在五粮液的巨额资金,成为五粮液进行各种扩张的极大保障。但新政府上台后,“限三公”使白酒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经销商庞大这一优势反而成为了限制因素,为何?原因有二:
酒类产品有这样一种特点,不怕放得久,就怕没资金。对于五粮液,库存高怕什么?年份越久酒越值钱。但是对于经销商则不同,做销售的,没有销售额,没有回款,门店等各种费用就会接踵而来,从而使经销商资金耗尽陷入困境。因此,在这个白酒销售困难时期,经销商必然会降价清库存,但是五粮液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就是降价。卖得少没关系,只要品牌价值仍在,总有回暖的一天。有酒类常识的人都知道,一瓶五粮液的酿造成本只有多少呢?能卖到一千多块,最重要的不过还是品牌价值。因此,在白酒寒冬中,过去为五粮液一大支柱的经销商队伍就成了严重的拖累。有了这样的背景,才会有之后五粮液对经销商的限价和发改委的反垄断罚款。
另外,由于销售不畅,经销商也越来越有逼宫的倾向,之前有报道称,五粮液大批经销商转投茅台,也有茅台经销商转投五粮液。这是可以理解的一点,在危机之中,经销商们自然会为自己的活路进行更多的选择。
有了以上的分析,就自然能明白五粮液预收账款和货币资金的骤然下降了。一方面,五粮液砍掉了一部分已经把火烧到身上的经销商臂膀;另一方面,五粮液也在建设自身的营销队伍。而这个过程,一个是减少了大量的预收账款,另一个是需要花大笔的资金。
今晨市面上对五粮液的分析,有的在揭露五粮液将大量预收账款变为现期销售额从而提高业绩,也有的在揭露五粮液现金流的大降,而A股,更多还沉浸在“超预期”数据的欢喜中。而很少有人在关注,今日的五粮液已不是过去的五粮液。五粮液简陋的中报背后,正进行着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型:清理经销商队伍,依靠自身队伍提高毛利,稳住价格;发力中端,进行全方位竞争;多元化投资。
说是转型,但结果好坏仍然难以预见。这三项转型都需要花很多的钱,这也是五粮液货币资金一直在减少的原因。但五粮液好在有一个优势,就是过去这些年,存了许多钱。在烧钱问题上,五粮液内部传言也有分歧,今早有传言五粮液董事会现反对票。在行业大洗牌时,生死谁都能料,账面上有两百多亿的五粮液尚且如此紧张,断臂求生,一些缺钱品牌价值也不高的酒企,何去何从,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