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车正在走下神坛
从各家车企日前发布的销售数据来看,2013上半年依然不失为高档车的黄金时光。没有任何意外,奥迪品牌依然一骑绝尘。连续3个月,奥迪在华单月销量超过4万辆,特别是6月份销量达到4.4万辆,同比猛增33.5%。也因此,上半年奥迪在华销量达到22.8万辆,在与老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不仅规模最大,增幅也最高——以17.7%的增幅继续领跑,进一步加大了领先优势。
与奥迪最接近的宝马汽车上半年在中国同比增长15%至18.3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宝马在高档C级车领域不断拉近与奥迪的距离,5系单月销售数据与A6L已经拉近至3位数距离。
作为德系三驾马车中的一员,奔驰的表现令人遗憾。上半年,奔驰品牌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了98914辆,同比下跌0 .5%。正因为此,前不久奔驰发出了一系列内部整改的信号,这同下半年的新E和新S等新产品一起,希望是一个明确有效的改变。
让人颇有些意外的是,紧跟在第一阵营德系三强背后的是捷豹路虎,凭借超过4万辆的销量,捷豹路虎再次站稳了第二阵营领头羊的位置;同样表现抢眼的是沃尔沃与凯迪拉克,二者不相上下超过30%的增幅,让人再次见证了品牌本土化的魅力。也惟有此,才是这些二线高档车品牌后来居上的契机。
二线阵营看点更足
与表面排名没有太多变动的一线高档车阵营相比,二线高档车阵营正在经历激烈的变奏。
尽管与排名第三的奔驰品牌相比仍有近一倍的差距,但捷豹路虎已经在第二集团中脱颖而出,半年超过4万辆的销量让捷豹路虎有望成为继奥迪、宝马、奔驰之后,国内第四个年销售迈过10万辆大关的高档车品牌。而正是依托于中国市场的追捧,这个曾经垂暮的品牌再度展现复兴的信心和勇气。
原本有希望跻身第一阵营的雷克萨斯再次遭遇挫折。2012年原本是雷克萨斯战略规划中的“改变”之年,从全新产品投放到全系列混合动力导入,雷克萨斯都显露出后来居上的决心。无奈因突发事件影响,雷克萨斯去年在华销量6.4万辆,虽然同比前年增长,但与年初预计的8万辆目标仍然少了不少。今年前6个月,雷克萨斯销售3.3万辆,从数据上来看依然没有走出政治事件影响的阴影。
而最难以预料的是凯迪拉克。在幡然醒悟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通用大手笔地宣布计划与上汽共同投资80亿元,新建一座工厂专门生产凯迪拉克。在工厂投产前,凯迪拉克的曙光已经显现,它同沃尔沃一起,几乎并列上半年高档车增幅冠军。
同已经稳居前列的德系阵营相比,二线高档车品牌发展最大的看点在于:没有定势,一切皆有可能。
退去过度奢侈符号
按照业内人士预期,至2015年,中国国产豪华车产能将爆发性地达到238万辆,而国产豪华车数量也将激增至25款。销量规模膨胀性增长的同时,不断拉低的价格、更加亲民的定位,将成为伴随始终的一个主题。毫无疑问,国内高档车也正在经历一个去奢侈化的过程。
在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预测中:中国最早将在2016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豪华车市场,2020年则有望进一步增加到300万辆。
看似风光无限的市场,实际早已经暗流涌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葛树文告诉记者:“车不好卖,钱不好挣了,加剧的市场竞争给大家都上了一课:必须更加倾听客户的需求,做好服务。”
这也正是葛树文自去年上任以来所特别关注的一个领域。他强调,必须通过对奥迪服务进行全方位的升级,将专业的技术、尊贵的礼遇与愉悦的体验贯穿服务全程,用“以心悦心”的服务理念打造奥迪的“专业、尊贵、愉悦”的高档车服务体系。
当然,不仅是奥迪,包括奔驰宝马在内的其他高档车企也有各自的服务品牌。这正反映出高档车市场竞争转向的一个新趋势,退去过度奢侈化符号的高档车,在如何赢得客户的青睐和用户的忠诚上,做好服务是最行之有效也是最本真的道理。
如果说过去通过加速引入产品和扩大产能是跑马圈地的利器,那么随着消费者更加理性以及高档车规模不断扩大,高档车企业必须进行一系列精耕细作的新创举。
- 上一篇:讴歌国产落户广汽
- 下一篇:明治“珍爱”系列奶粉全线降价 最高幅度7%
-
请您注意:
- ·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